看了几个知乎答案,还是有点道理的,特此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,但还是有些难以简洁表达。

  1. 人的意识,是日常的想法,是充斥内心的观点,是我们理解的自己,是基于人类发明的语言这一工具而存在的。
  2. 语言这种工具,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抽象,一种概括,一种模拟,形而上的存在。
  3. 人的行为,是一种链式反应,基于感知到的外界信息,触觉,视觉,听觉,所处的环境等,作出的反应。
  4. 这种链式反应,是基于过去的场景的重现,即所谓习惯,是类似机械的一种触发,大部分时候是下意识的,即不受意识控制的。
  5. 人的意识的产生,如情绪,思考等等,是大脑使用语言这一工具,在链式反应这一种机械过程中,产生出的想法,是出于对这种过程的一种抽象的强化。
  6. 意识的存在,使得我们能够表达,记录,沟通,进行社会活动,也能一定程度主导自己的行为。
  7. 通过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产生的模式,改变这一“感知信息 -> 做出行为”的模式,或者说是“反直觉”的行为,可以改变意识,重塑生活方式。
  8. 和佛教的观自在,上帝视角模式,保持觉醒,减少无意识,是有类似的地方。
  9. 基于“行为是过去链式反应的重现”这一事实,那么第一次的反应,是万恶之源,也可能是幸福的开端,所以第一次的时候,要认识清楚,从大的尺度去思考,这种情况怎么做,才是好的,这样才能引领自己做真正的自己。

打比方,我偷懒刷手机时候,是出于“空闲时 -> 刷手机”这一链式反应形成的习惯,我的意识是“刷手机不好,但我现在先刷了”,意识不一定准确,只是当下的情绪和想法,当屈服于刷手机这一行为时,意识会产生对应的想法,“现在爽一会”,尽管在大道理的层面是知道刷手机不好。但归根到底这一行为是和意识无关,只是人的一种机械行为,基于当下的环境产生的最习惯的路径。意识当然也可以控制不去刷手机,通过重复在当前环境作出另一种选择,产生另一种路径,形成新的习惯。难度在于意识的大尺度的觉醒,和每次机械行为前的反思。因为既往行为已经产生了强化后的意识“刷手机肯定比看书容易,舒服”,所以越是刷得多,越容易屈服以往的这一路径,恶性循环。

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,就是要切断这一行为通路:“特定场景 -> 作出反应”,这链条两端,都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。场景而言,例如是在空闲时,在住处躺椅子上,手机触手可及;反应而言,刷手机。那么我之前买的手机锁,把手机锁上了,我自然无法触发这一链条,就无法重现这一行为,从而能够逐渐培养在“空闲时,在住处的椅子上”情况下的新的行为通路,如果培养得好,那就会成为新的机械行为,无意识行为,良性循环。同时,如果手机没锁,触手可及,我只能不刷手机,尝试做别的事,形成新的通路,但这很容易因为触手可及的原因被中断。而锁手机相对只需要一瞬间的决定,就能持续一段时间,更容易实现。

就在我写完文章,得睡觉时候,我又看了眼知乎,我又想,我怎么又要刷,然后熬夜了,我这是为什么?这个为什么是没有意义的,它就是一种行为模式,就是一种机械的,以往的行为的重现,是以前的坏习惯。我现在更重要的是,不顺从这一行为模式,打破这个链式反应,才是最好的办法,所以马上关掉电脑是更好的选择。“立刻决定”,这和以前看到的一些克服坏习惯的那些经验分享,有着类似之处,但那时认识的不够深刻,只是觉得有道理。事物是要反复加深或重塑认知的。

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,我目前最终是考试,是需要在考场,通过操作和做题,把复习的内容重现,所以复习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形成“特定场景 -> 作出反应”通路的方式。如何能重现得更好?那么我复习的过程中模拟这一行为越到位,操作考要把停留在纸上的内容用考试形式去模拟,用语言,动作,假设自己在操练器械,即是过去我意识到的“脑中的虚拟现实”。笔试的话,还是在于知识点,知识点过多,需要系统和局部的观点,但这个确实还是比较难了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